1、行业互联
整个物联网行业,还处于垂直封闭应用的初级发展阶段,各大公司的物联网平台架构也莫不如此,这极大地限制了物联网的价值体现和行业影响。
未来的物联网平台一定是从(被服务)企业的架构向站在(被服务)行业的角度架构的,通过物联网的行业架构,促进行业的产业链重组重构,进而终结到“行业大脑”。
行业物联网架构,整合各环节基础、数据和应用,通过数据分析、人机交互、增强学习,形成行业知识和经验并不断改进。企业知识、专家经验、机器学习、人工智能在行业平台的不断固化,形成“行业大脑”,实现行业的数字化重塑。
行业互联,将最早在工业制造等工业互联平台实现。
2、低耗优化
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将表现为几何级数式的增长,这将带来一些挑战并促进设备和网络优化。
●能耗优化。物联网设备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,将成为耗能大户;部分设备将部署于人与电力企及成本较高的区域。
●带宽优化。物联网设备爆发式增长,在引起能耗爆发式增长的同时,也将引起带宽爆发式占用。在此演进中,按需、动态分配的物联网优化将是首选,并进而推动计算边缘化的大面积应用。
3、统一标识
随着物联网设备连接从企业化向行业化、社会化演进,设备的统一标识也将从系统和企业的问题上升为行业和社会的问题,进而推动设备标识的标准化。
一方面,设备标识标准化将促进设备访问和数据访问授权的标准化,并促进行业互联的效率提升;另一方面设备标识标准化将使基于终端的隐私和安全保护成为可行。
4、生态形成
物联网向行业的横向共享整合,向产业的“云基、网连、数智”纵向构建,将推动以整体解决方案为目标的生态形成。
物联网生态,将从产业生态最终落地到行业生态。
万物智联江湖,将只有生态圈,没有独行侠。